009. 第六章 | 为什么会是苏州

009. 第六章 | 为什么会是苏州

文/张哲诚

来源:《耕心之旅——明基文化的苏州传奇》(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 )

09.

第六章 为什么会是苏州

华南被剔除

李焜耀觉得找何金元负责组团考察大陆,是再合适不过了。因为他当初参加马来西亚建厂,对于制造条件优劣的评估,非常有经验,可以清楚比较出两边的优劣势,为公司提供第一手的观察。

明基对大陆的考察是从华南开始的。何金元先后带了几拨人在广东和福建看过之后,都认为华南的产业环境与格局不适合明基的发展。华南曾经处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先是吸引台湾的传统产业过来,然后有一些科技企业进来。正因为发展比较早,所以开始的经验比较欠缺,使得很多地方的规划都比较乱。

这很类似于台湾早期发展的工业地带,基于产业面的规划缺乏整体性和规范性。很多工厂显得杂乱无章,管理人员的经验也不够,城市规划和市政建设也显得比较混乱。10年前去考察华南的时候,确实给了大家这样一种感觉。

另外,在整个企业运作方式上,让李焜耀感觉顾虑最多的地方是,那里不管是工人还是管理人员,几乎都是外来的,跟马来西亚的情形很像。而一个产业要长远发展,不能总是依赖外来人口。100%由外来人口去解决劳力的问题,就代表了这个地方本地资源不够。虽然大陆人口流动非常普遍,但在李焜耀看来是一个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点。

更深层的一点,极其注重经营环境,对工作空间也颇为挑剔的李焜耀当时发现,在华南地区的工厂,周边很难找到高品质的休闲场所和自然空间,几乎没有生活的地方。纯粹是一个工厂连一个工厂,所谓的休闲很多都是那种声色场所。他深刻感觉到,如果设厂在那里,将会面临一种很粗糙、很不精致的生活,生活的品质不会很高。

而传统产业对于企业发展考虑的层次相对比较低,很多是基于实际成本和短期利益的考量,所以并不在意这些。但对于立足长远的高科技企业来说,其操作模式、思考模式、管理方法都不一样。对人才的使用方式,包括未来向高附加值方向所走的路也完全不一样。

未来经济重心的评估

人们长期在争论中国经济重心的问题,对于华东和华南未来的发展潜力到底哪个大,一直争论不休。一段时期以来,华南地区的改革和建设明显快过华东,但李焜耀更看重的是传统的积淀 :“虽然当时华东的建设感觉也比较乱,但是这一百年来,这边的人,有着很悠久的与西方接触的历史,对现代知识的接受程度很高,学习的速度也很快。我们去考察过很多企业,感觉民间企业的发展都不错,民间的活力很足,表明这边的经济力比较强,位置又在中国南北的中心点上。所以上海及其周边有其他地区不可取代的条件。其实在内地大家可能会比较看重短期表面的状况。如果从外面看,沿着历史的轨迹来看,会感到这边是无可限量的,这里必然是大陆经济的重心地带。”

杨建中是当时最早与明基接触的苏州政府官员之一,也是明基投资案谈判小组的重要成员。以他的观点来看,长江三角洲历来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地,90年,国家正式提出开发浦东新区。1992年以后整个建设的重点明显放在了上海,其辐射效应使它注定成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方。他判断说:“珠三角的起步是早一些,很多观念我们有借鉴。但当时这个大背景,是明基考察时一个重要的战略思考。明基来投资的时候,正好是长江三角洲的发展从起步到加速的时候。”

果然,1992年~1994年,上海实现了3年大变,邓小平连续3年的春节都在上海地区考察。到1995年中期,长江三角洲已经有了一个长足的发展,为日后的腾飞奠定了新的根基。

决定在华东设厂以后,明基就花了很多的精力刻意去拜访这个地带的电子零配件厂。在当地领导的建议下,他们一一拜访了所有比较重要的部件厂商,看能否帮助明基配套。结论是不行,很多标准都达不到,与国际接轨的能力还比较差,反而当时华南的配套环境相对完善。可是李焜耀发现,在中国过去50年来,华东地区电子业的技术更加扎实,人才基础更好。“其实我们当初进来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先培养本地人才,把人才培养久一点,然后让他们的价值释放出来。”李焜耀显然更看重本地的人才。

上海和苏州进入最后的选择

放弃华南之后,明基考察的重点就放在了长三角。何金元等3位考察团成员,在1992年春节后不久的一天,第一次来到苏州考察,第一次接触苏州政府官员。据杨建中回忆,他们那时也是第一次与台商接触。大家在电话中约好一起吃午饭,然后到了中午,新区管委会的官员就坐在餐厅里等,结果从中午一直等到下午2点,何金元一行才从上海赶过来。因为当时从上海到苏州需要3个多小时,交通还很不方便。

那时苏州新区的领导班子刚刚成立,给明基的考察人员初步的感觉是,这些新区官员都非常积极,很有服务热诚。随后,何金元一行就很频繁地来上海和苏锡常地区考察,进行非常仔细的评估,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活动、民生民俗等整个社会生态都在评估范围之内。后来他们就把目光集中在了上海和苏州。这两个地方被纳入了最后的选择范围,以后具体地点的选择就成了细节问题。

毕竟是要基于公司、产业长远发展的考量进行研判,不可能轻率行事。所以经过了多次考察还没有最后决定要来苏州。但何金元无疑是被苏州深深地打动了,虽然连自己都没有说服,但却极力推荐李焜耀来苏州看一看。

李焜耀第一次感受苏州

“苏州的感觉好极了,浓浓的乡村的味道,到处是小桥流水,幽雅的庭园小巷,黑瓦白墙的老屋。虽然是旧旧的,但是整个城市透露出来的那种浓厚的人文气息,非常吸引人。这一切,让你觉得工作不是人生100%的惟一选择。工作之余的休闲也很重要,那里刚好可以提供一个很好的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李焜耀在1992年4月第一次踏上苏州的土地,他几乎是被陶醉了,不想只做过客。

“苏州的环境和景观,是现代工业社会很难找到的。摩登的城市到处都有,如果要想回到这种幽雅、精致的传统生活的时空里面,反而很难,这变成苏州最独有的特色,也是最吸引我的地方。工作之余能够感受这样一种环境,实在是很难得。”显然,李焜耀也心动了。

还在犹豫

心动是心动,真的要把整个公司的命运系于这片土地,那还得好好掂量掂量。

何金元等人一边在看,也一边在和新区管委会谈判了,并且大致选择了地点,但还是没有最后定案。到底是来苏州还是去上海,大家都有些犹豫。“初期我们还是很怕来苏州,一方面的确感觉太远,而且配套也比不上上海,上海那边的产业相对比较密集。”经常感性先行的李焜耀,在做每一项战略决策的时候,还是不失理性。
想来想去,大家还是决定先去上海那边选个点,然后过几年再考虑来苏州,于是选择了上海青浦这个地方。当时那里也没怎么开发,感觉像是“蛮荒之地”(现在也仍然没有好好发展起来)。

决心一步到位

可是在具体谈投资购买土地的时候,问题又出来了。由于公司先期的投资不可能太大,上海那边能够提供给明基的土地就比较小,未来能够扩充的空间非常有限。
更为严重的是,那时候上海到处在大兴土木,有的地方整个马路都在挖,南浦大桥还在建,交通问题非常严重,而且感觉不是三五年能够改善的。“在那边设厂的话,整个建设环境导致和厂商的沟通,始终会是一个很高的成本,本来可能只要半个钟头,却要变成一个半钟头,运作起来会很困难,所以后来发现上海不行。如果考虑更长期的话,还是往苏州走最为理想。”李焜耀决心一步跨到苏州来。

到苏州就要面对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没有配套怎么办?“那就借鉴马来西亚的经验,开始辛苦一点,不断去鼓励我们的供应商,把他们劝过来。”李焜耀已经下定决心这样做,所以后来才有了和吴江开发区配合的关系。因为当时在马来西亚也花了两年时间才建好配套环境,所以开始并不指望一下子就建起来。预计要四五年时间,但结果两年就成型了。

话说回来,即使在上海,周边的配套厂短期也都很难符合要求,同样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进行磨合。而明基与合作多年的配套厂商之间,已经达到高度默契,从台湾到马来西亚,双方早已结成紧密的“生命共同体”(配套产业链)。

最近,李焜耀到上海去找一个产业界的朋友。他发现,这个朋友设厂在上海闹市,而配套厂全部都在江苏,因为上海没有所需要的配套,所以配合很不利。“他当初的选择已经明显造成了今天的局限。”李焜耀很庆幸自己当时的决断。

商业都市的缺陷

那么,假如上海的交通很快改善,李焜耀还会不会选上海?恐怕也不会。这又回到了明基始终关注的核心—人才问题,因为有一件事情,让李焜耀深刻难忘。

当时李焜耀到上海招商局谈投资意向的时候,负责接待的人,是一个复旦大学计算机系毕业的大学生。李焜耀感觉很奇怪,问他为什么不去搞专业,要来做招商。他说他的同学都去做商业工作了,因为赚钱比较多。比如有些去了房地产公司,他也宁可不去写程式。那以后打算怎么办?他说先做一做,然后就准备出国。出国当然也不会去念计算机了,要做什么还不知道。

这给了李焜耀很深的感触:“他们向往外面的世界,向往商业的环境,认为商业的价值重于专业的价值。他们追求的是比较好的物质报酬,轻松的生活条件。很明显,如果我在这边设厂找工程师的话,做两年都跑去房地产公司,或者那种商业公司的话,人才如何累积?”李焜耀突然意识到上海这一商业都市的典型特征:在上海工作的人,商业性的思考太重。

浦东当然也去看过,但大家当时都觉得去那里还太早。整个市政建设还没有成型,并且整体规划还是偏重于金融和商业。

“总之商业都市不适合制造业的长远发展,应该离开商业都市一定的距离,100公里的车程是可以接受的。”

事实上,上海与苏州的关系,其实正好是台北和新竹的关系。波士顿也一样,以它为中心方圆100公里的圆圈里面,到处是科技产业的散布地带。很多商业交易、金融服务都可以在波士顿得以解决,但产业不会呆在里面。制造需要的人力很多,配套厂商需要的人更多,都要靠外围都市。纽约和新泽西州也是一样的概念。
所以对于投资苏州,李焜耀可以从全世界的范围找到足够多的依据。“后来心理就很清楚,上海是商业中心,要制造的话,不能在上海,要稍微移开一点。”

现在在人们看来,似乎一切都顺理成章了,可是谁愿意给别人当“白老鼠”呢?作为先行者和实验者,到这么一个开始连制造基地的影子都见不到的古城来设厂,并且是基于很长远的打算,实在是要付出超乎寻常的承担风险的勇气。难怪李焜耀被台湾业界称为“冒险大将军”。

重要的加分因素

可以肯定的一点,即使李焜耀再有远见,当初也只能是在心中粗略地勾勒出苏州发展为制造都市的远景,还无法清楚描摹今日的规模。的确,让现代科技在一个历史古城大规模生根发芽,然后两者互不干扰,甚至能够达到深度的融合,建立起某种神秘关联,还真是让人匪夷所思,国内也几乎没有先例。

李焜耀坦言,如果苏州不是这样一个环境幽雅的历史古城,只是规划中的一个工业城市,当初就不一定会选到这边,很有可能是往杭州的方向去选择。当然,肯定还是会接近上海,。所以古城不但不是障碍,反而是很重要的加分因素。

但这不免让人疑惑,古城幽雅闲散、步调缓慢的民风,似乎与一个制造型都市的紧张气氛大相径庭。人们虽然没有大都市人忙于追名逐利的浮躁,但也不太愿意去做制造。

“所以公司的管理和文化很重要,我们不是要去改变这80万人口的想法,而只要稍微改变几千个人的想法就行了,事实上也是可以做到的。” 李焜耀希望苏州能够像马来西亚槟城(明基工厂所在地)那样,一方面是很漂亮的旅游都市,环境很好,很生活化,但同时又发展成配套完整的制造都市。

谈判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

明基是在1992年开始和苏州新区管委会正式谈判,管委会的谈判小组当时有4个人,负责人是新区管委会主任王金华(现任苏州市副市长及工业园管委会主任)。因为新区当时才刚刚建立,明基是最早进入的台资企业,新区方面还无从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对台商的服务模式和服务体系,只是在初步摸索当中。所以双方在服务上的磨合用了很长时间,到1993年春节正式敲定为止,谈判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

另一方面,在这一年当中,明基方面也还在权衡,还是有一些人愿意到上海去。李焜耀反复比较之后,最终确定直接来苏州。

施振荣大跌眼镜

新区领导相当积极,一早就拿出了新区的建设规划图。当时规划的一条从新区到上海机场的高速公路已经在建设当中了,机场路把上海到苏州的路程缩短到了两个小时。新区的公路也在积极兴建,赶在9月份工厂正式奠基之前,狮山路刚好修到了明基选择的地块那里。

但是毕竟在当时,交通还是一个明显让人感到不便的问题。奠基那天,明基特意把母公司宏碁集团的董事长施振荣请过来。那是施振荣带着太太第一次来苏州,同样,从上海开了3个多小时的车才到苏州。交通实在太不方便。他来到新区的第一感觉就是太远:“哗!有没有搞错!怎么来这么远的地方!”对比马来西亚,下了飞机以后,只要半个小时就可以到明基在槟城的工厂,而工厂到港口的车程也只要20分钟。所以听施振荣这么一说,大家难免也有点担心。

家属考察团迷上苏州

但是已经没有退路,既然选择了,所有的困难都要去面对。其实说服自己并不是太难,最大的困难是说服太太们。

所以在1994年夏天,明基专门组织了公司一批高层干部的家属,让她们都到大陆来看一看,了解一下苏州,希望她们能够认同公司的选择。那一趟她们去了上海、杭州、苏州、无锡等地,就很快迷上了那些江南古镇。尤其来到苏州,对于非常幽雅的庭院、古街,感觉非常好。然后她们也到公司规划的厂区去看了一下,有一个初步的概念。

结果看来是非常圆满,不枉李焜耀的良苦用心:“我想只要这些太太不反对就好了。虽然当时已经定案到苏州,但还要说服家属不要阻挡我们的干部来苏州创业。然后再通过这些主管的家属去说服更多的人,这样才能在整个公司形成一种认同苏州的氛围。”

紧接着,明基所有外派人员的家属都被组织到苏州参观,前后至少有3批人马。很有趣的是,后来跟随明基过来苏州办厂的供应商,也借镜明基的做法,把他们的家属带来苏州参观。李焜耀认为:“反对是因为不了解。还是眼见为凭,看到以后,才可以真正体会到这边的潜力。不了解就会误会,误会就会做出错误的判断。”
如今已经过去好多年了,台湾社会的神经似乎刚刚被触动,也才真正开始大范围讨论说:要不要来大陆发展。

不仅仅是工厂

明基正准备投资苏州的时候,当时从华南到华东都在讲一个观念,就是“前店后厂”。比如在苏州等卫星城市办厂,然后把“店”放在上海等中心大都市,也就是把总部放在上海。而李焜耀觉得不必要这样做:“苏州有自己难以取代的特色。你看美国那些制造业的大公司,很少人把总部放在大都市。比如沃尔玛这么大的公司,还是把总部放在阿肯色州的乡下。IBM也是设立在距离纽约一个小时路程的地方,只要有一个部门在纽约做生意,就够了。”

几乎和开发区同时起步

以杨建中多年招商引资的经验,他认为商家在选地投资的时候,有两个因素是首先会考虑的,一是当地人的素质;二是这个城市的战略发展规划是否符合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

苏州新区是在1991年设立,然后开始做发展规划。1992年明基来考察的同时,这片土地的规划已经做了出来。在与明基谈判的时候,新区的发展规划同时在北京那边申请报批。报批了一年多时间,到1992年底正式拿到了国家的批复,“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个称号才被正式确立,1993年初便与明基签约了。

“明基正好是在新区起步的时候进来,可以说是与整个苏州市同步发展,与长江三角洲的发展进程也几乎吻合。”对这一点,杨建中印象非常深刻。

李焜耀也很认同苏州政府的眼光:“区域领导对于产业诉求的定位要很明确,苏州就比较清楚,正好抓到了新一波台企迁移大陆的浪潮。台湾自从传统产业搬走以后,最重要就是这些科技企业,有几千家,都比较有分量。”

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QR code
Light Dark Dark L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