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 第五章 | 为什么西进大陆

008. 第五章 | 为什么西进大陆

文/张哲诚

来源:《耕心之旅——明基文化的苏州传奇》(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 )

08.

第二篇 根植苏州 —— 在古城嗅到未来经济的气息

当台湾制造业突飞猛进,令欧美刮目相看,更有很多人将台湾定位成世界制造业中心的时候,明基却在初具制造规模的时候,快速到马来西亚设厂;当台湾很多大厂纷纷瞄准东南亚的时候,李焜耀却在遥望祖国大陆。他始终目光炯炯,不停止寻找企业快速成长的新动力源和新的施力点。事实证明他在最佳时机西进大陆并实现高速成长,是明基战略设计之中又一经典杰作!

1993年9月的一个早上,天刚刚下过一阵小雨,晨雾还没有散去,古城苏州轻裹着神秘的面纱,似乎还沉醉在千年的温暖旧梦之中。

从古城边缘的狮山大桥望下去,古老运河千年一色的河道上,一条条运货的驳船首尾相接,连成“一”字,绵延数千米,几乎望不到头船,据说这样可以节省能源。它们彼此牵连,彼此眷顾,相伴相依,日日夜夜维系着这千年不变的营生。

08.
明基苏州公司厂房

过了狮山大桥向西,就是苏州政府新规划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眼望过去,还可见大片的农田,一些已经被填埋撂荒的耕地和正在拆迁的旧房。狮山大桥以西这条新区最主要的公路,开通了还不到两公里。在路的尽头,有一块刚刚被平整好的工厂用地,新鲜的土地上面还散溢着泥土的芬芳。它正是当时被明基电脑(明基电通的旧称)购入的狮山厂厂区用地,明基集团的整个中华大梦就发端于这片土地。这也是在新区落户的第一家台湾独资企业。

这一天,宏碁的掌门人施振荣,明基总经理李焜耀,带着公司几个高级副总裁,一起来到这里,与新区管委会的官员一起举行奠基仪式。管委会预先在压好的土地上面放了一块奠基石,上面包了一块红布。大家来到之后,一起剪彩,没有说多少话,没有请一个记者参加,非常低调、平静地过去了。

就是从这个平静、平凡而又普通的一天开始,古韵犹存、民风依旧的老城苏州,就此搭上了21世纪资讯科技的快车。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他们的生活形态、梦想与营生从此有了全新的内容。因为,在这家公司的带动下,这里很快形成了强大而坚固的科技产业聚落,成型为整个城市新的生态系统,并且系牢了台湾新、老两代科技人才未来的命运和梦想。

那么,为什么是苏州?李焜耀从南向北,足迹踏遍中华大地,经过地毯式的考察,为什么偏偏选中了古城。一日千里的高新科技与千年不变色的古城到底有什么样的关联,彼此到底如何相融?本章将详细为你揭开明基落户苏州之谜。

第五章 为什么西进大陆

早期的产业转移

这要从台湾最早的产业转移说起。

在20世纪80年代末,台湾开始讨论劳工短缺的问题。因为台湾社会出现了一个明显的现象,就是高中毕业生50%都去念大学,年轻人的学历越来越高,导致能够提供的基层劳工人数越来越少。加上服务业的比重也越来越高,所以劳工短缺的问题开始逐渐显露出来。

另外,台币升值也非常厉害,从1美金兑换40元新台币升到了26元左右,持续了大概三四年的时间。先是由于这种汇率的压力,到后来是劳工短缺,导致一些最显著的劳力密集型传统产业,比如制鞋、制衣、食品加工等,首先搬离了台湾,很多来到大陆南部沿海地区设厂。很多纺织厂则感觉大陆这边刚开放不久,政策还不太明朗,大部分向泰国和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转移。电子产业当时来大陆的也比较少,很多是在考虑往东南亚搬迁。那时有一整批台商选择了马来西亚和泰国等地,比如台达去了泰国,英业达去了马来西亚。但总体出去的比例还不是很高。

明基也在很早就感觉到台湾未来制造业的出路受限,所以早在1989年就到马来西亚的槟城设厂。由于马来西亚有完整的英国系统的法律,非常简单,执法的效率也很好。而且土地广大,又讲英文,与客户打交道很方便。加上有很多华人的后代,主要经济几乎都掌握在华人手上,所以是当时一个很好的设厂地点。虽然劳工素质并不是太高,但是由于当时公司产品的单价比较低,附加价值不够高,所要求的技术层次也很容易满足,所以对劳工的素质要求也不高。制造外移,使明基在台湾的制造压力,很快得到了疏解。

马来西亚的局限

明基从1989年投资马来西亚,到90年代初期的时候,已经发展到2000多名员工。但马来西亚很快出现了类似台湾的问题,就是劳力匮乏。从1992、1993年开始,明基在马来西亚的劳工很多都要从印尼输送过来。

但从长远来看,主要的问题还是马来西亚的本地人才远远不够。明基早期也考虑过,希望马来西亚的工厂也做一部分研发工作,但是根本找不到研发人才。那时候,马来西亚全国才有6所大学,现在也才十几所。不但新加坡的人才不愿去马来西亚,马来西亚的人才也去新加坡求发展。另外,在英国的教育系统下,认为工程师太辛苦了,所以优秀人才都首先去念政法专业。

李焜耀意识到,明基要发展成为一个大公司的话,马来西亚的整个国家资源所能够提供的帮助,越来越会是一个瓶颈,很难维持公司的长远发展,必须重新评估马来西亚的竞争力。与此同时,公司必须赶快寻找一个新的出路。

很快,李焜耀的目光瞄准了祖国大陆。

目光向大陆转移

90年代初期的中国大陆,其实还看不出来会扮演世界IT制造业中心的角色。因为很多国际大厂都还没有进入大陆,大家还在担心:一是大陆的开放程度;二是政策的稳定性,市场规则的健全程度。他们最怕的是:今天说这样做可以,明天却又说不行。另外,要把干部外派到大陆,也是比较困难的事情。因为当初很多人都怕来大陆,一方面觉得有生活水准的差距,另外加上当时台湾的政治宣传,使大家心有余悸。

1991年,李焜耀带着公司几个业务人员,首次经过深圳罗湖海关,进入大陆。他们从深圳到上海,再到北京、天津,一路北上,给他一个非常明显的感觉是,中国要大兴土木了。当时,上海浦东的发展规划刚刚宣布,可以看到到处在盖高楼,建公路。虽然感觉比较混乱,但是正显示出勃勃生机。

而一些比较小型的电子企业,也一早跑到华南设厂。尽管台湾一些中心大厂(指生产终端电子产品的大型企业)还在台湾观望,但是这里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配套环境。

那一次,李焜耀只是看过一些大的城市,并没有来苏州。但是已经基本认定:中国经济一定会上来,大陆的整体环境、营商条件正在快速改善,注定会唤起新一拨人的注意。马来西亚之后的下一个阶段,必然是由大陆这样拥有广大资源的地区,去真正完成制造业的使命。

来过大陆一次之后,李焜耀就觉得要赶快加强对大陆的考察。回去之后,他立即部署,找来曾经参加马来西亚建厂、非常有经验的干部何金元,组织考察团,再次出发,到大陆进行地毯式的考察和调研。并且要求考察团进行地毯式的资料收集。

随后,公司先后有好几拨人连续不断地来大陆考察、评估,跑遍了整个大江南北,每一个重要的都市都去看过。当然,考察的重点是放在经济最发达的华南、华东以及北京、 天津一带,比如苏锡常地区,南京地区,甚至镇江也去看过。因为有很多外商去天津投资,所以考察团也详细了解了天津。

经过几轮的考察,李焜耀笃定了未来大陆产业发展的趋势:“没什么话好说了,已经可以看得见未来大陆会成为世界IT产业的制造基地。”他下定决心到大陆设厂。

然后就是仔细评估到底要在哪里设厂。在经过多个重点都市的调查之后,大家就开始不断缩小包围圈。先是把设厂区域选在了华东,然后考虑到南京还是太远,所以就很快放弃了。再下来圈定到了上海和苏锡常一带,然后就去考虑最后的落脚点。

台湾内部的争议

对于台资企业西进大陆的问题,主要的阻碍是来自台湾政治的影响。当很多产业都太快往大陆转移的时候,台湾到底应该扮演什么角色,似乎很多人都不清楚,担心会造成台湾的“产业空洞化”。所以出现很多反对的声音,一直延续到最近两年。

对此,施振荣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不断在台湾讲,什么空洞,空洞什么,到底什么是未来知识经济的产业,难道是制造一大堆衣服吗?还是制造一大堆知识?实际上,如果我们把有形的制造空洞化,把无形的价值充实化的话,实际上竞争力是更强了。但是这些一般老百姓是看不到的,也没有办法体会。所以这个就需要领导者去沟通,说明为什么。但是如果一个政客,不会基于台湾长期利益的考量,只会从短期的个人利益出发,结果拖一天算一天,到最后根本没有办法解决问题,还得回过头面对现实。”

作为经济发展委员会两岸共同召集人的施振荣,也是台湾产业界的领军人物。他多次在业界讨论这个问题,大家得出的结论是:与美国经济的转型一样,台湾的制造也走到它的瓶颈,不能再靠制造来赚钱,而不得不向更高附加价值的方向发展。也就是必须选择“重点式”的发展,抓住关键的东西,不可能什么都做。这是台湾一定要走的路,没有第二条路。美国走这条路有庞大的技术基础和市场基础,而台湾太小,没有市场的基础,那么与大陆的配合就非常重要。“所以,一方面台湾还是会继续耕耘,就像美国加州也要耕耘一样。但是另一方面,生根台湾的同时必须要考虑布局全球。而大陆庞大的市场资源,是台湾企业布局全球的重要保障,我们其实是在顺势而为。”

施振荣虽然是业界的“老前辈”了,但仍然是以“鲜活思维”著称:“一个很重要的观念是:有失才有得。你要抱住原来的东西,就一定得不到新的东西。因为你没有资源和精力去拥有新的东西,所以你一定要丢。目前台湾的发展就一定要丢,然后快速转型。日本转型太慢,不愿意顺势而为,就出了问题。”

台湾人在大陆的优势

事实上,由于台湾人本身文化与大陆一脉相传的关系,对大陆环境的掌握度比外国公司要强得多。当外商从外面感觉中国大陆这边政府政策不明朗、信息不明确,而踯躅不前的时候,正是台湾人进入大陆的先机。即使是在很多事情混沌未明的情况下,他们也可以运作得比欧美厂商要好。

李焜耀认为,台湾企业把大陆的地位看得更重,总是希望能够有比较长远的考虑和布局。对于欧美企业来讲,他们可能会考虑到东欧或者墨西哥去发展制造业,那里也是他们很大的资源的来源。如果是基于欧美市场发展的需要,台商也会考虑这些地区。但是对他们来讲,大陆是最重要的资源供应者,而且他们在这里更有优势。

1993年,施振荣与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见面的时候,讲到台湾借助大陆市场的观念跟西方跨国企业完全不一样。后者是把中国当成是最后一个大市场,所以要来占有。而台湾是把国内市场看成是全球布局的重要一环,是练兵的市场,而未来是要打出去,所以是完全不同的思维。比如台湾企业借助国内市场人才的程度,授权的程度都会比欧美企业要深,很多业务的发动都是依靠大陆人才。比如宏碁在北京,除了制造的人才从马来西亚过来以外,行销人才几乎都在来自当地。采购和财务人才,也都已经实现本地化了。而将来这些本地人才都可能被拉到国际上去打拼。目前,明基在苏州的很多重要部门的主管,都是由本地培养的人才担任。

大陆显现出制造业基地的形态

大概在两年前,网络泡沫破灭,很多美国企业遭受沉痛打击,成本压力再次急剧上升,很多高收入的雇员被裁减掉,失业率持续高企。可是为了降低成本,仍然促使他们有更大的决心要把制造移向中国。大约从两年前起,许多工厂开始向大陆迁移。

而台商更为积极,近10年来紧锣密鼓地在大陆设厂,加速了大陆整体配套环境的形成。等到欧美厂商大量过来的时候,才发现中国确实已经有足够的条件,既帮助他们降低成本,又能够保证品质。而台商对于欧美厂商的进入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日本企业也一样,之前只是小规模试探性的投资,如今才意识到可以大规模做。他们基本是透过台湾公司来了解大陆。比如佳能、富士胶片、SONY,都先后多次到明基苏州的工厂参观,并且去调查明基的供应商,了解配套环境,然后发现,“哇,居然有这么多!”

他们以前总觉得在中国找不到供应商,现在发现台湾人已经在这边形成了整套产业的聚落,才忽然警觉到这边的重要性,也都纷纷加快进入的步伐。已经进来的,也不断在加大投资力度。佳能以前的工厂比较小,最近正在苏州建一个更大的厂区。近两年来,明基增加了很多来自日本的定单,几乎都是源自于此。

大陆终于显现出制造业基地的形态,这种世界工厂的角色将会越来越明显。而台湾因为是源自同一个母体,所以对大陆的信心会更强。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杨建中透露,苏州早期招商引资的设想是重点在欧美企业。但目前的结果是,无论从投资规模还是科技含量,台湾企业都在欧美企业以及日本企业之上。

近几年来,高科技台商大量向苏州集聚,由于非常严密的产业链的迁移,在苏州打下了坚实的制造业的根基,对大陆投资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为早期到华南投资的传统产业的台商,普遍是台湾社会里的小企业,而非一流的企业。很多比较乡土型,格局不大。而明基是到苏州投资的第一个大格局的台湾科技企业,所带来的供应商也都是文化型的,具有长远的产业发展眼光。他们的进入,很快构筑了苏州IT产业链的雏形,从而吸引更多的大企业对苏州投注眼球。“苏州现在很清楚,它正在变成全中国最重要的科技产业的制造中心,不管是IT产业还是医药工业,这里都是中国最大的一个科技制造的聚落。我们在其中起了很大的带动作用。”李焜耀很自豪。

要扩充,就到大陆

当时李焜耀在决定西进大陆的时候,也在权衡一个问题,随着公司的发展,马来西亚的工厂还要不要扩充。如今的想法是,马来西亚维持既有的水平和规模,不用再扩充。需要扩充的,就全部放到大陆来做。当然,万一大陆这边出现政策压力的话,马来西亚还是可以扩充。总之“发展是不能停滞的”。

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QR code
Light Dark Dark L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