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 对“洗脑文化”的反动

003. 对“洗脑文化”的反动

文/吴晓波

备注:原文为《专业的善良:IT牛仔曾文祺的商业手记》序二 / 2005-11

我对从事过某种职业的人充满敬意,其中之一,就是水手。

茫茫大海中,水手日日苟踞在一个狭小、潮湿的空间里,天天经受骇浪的颠簸,时时面对无边无际的空虚,在到达港口之前,水手的时间总是与煎熬和挥霍有关,他的生命随时有可能被轻易地剥夺,浮躁和无助的渺小感总是笼罩在航行的每一个日出月落。我之所以对当过水手的人充满敬意,是因为我觉得,大凡经历过这种历练的男人应该算是被彻底地折磨和锻造过一回了,他知道什么是渺小,什么是敬畏,知道如何抵抗空虚,明白如何打发生命,普通人看来很大的困难在这些人眼中大概都不是问题。

所以,当我听曾文祺说他曾经当过水手,便油然地对他另眼相看。在我看来,水手的经验足以让人从容应对商海的动荡和考验,而且会在这期间比其他人多出另一番的体验。我想,9 年前,当他孤身一人背着行囊从台湾来到大陆的时候,举首瞭望广袤的中国市场,内心一定也像他当年做水手面对大海时一样的充满好奇、恐惧和丝丝的争胜感。数载既过,曾文祺和他服务的台湾明基并未被市场吞噬,他们从小小的键盘产品起步,剑及履及,日日生大,如今已悍然成为中国IT 市场的主流力量,2005 年初,明基更是收购德国百年公司西门子的手机事业部,开始向全家电领域进击。作为中国大陆市场的营销总经理,曾文祺如今已成为公众人物。

03.
时任明基中国总经理曾文祺

我第一次听说曾文祺,是在《中国企业家》上,他每月写的一篇专栏。我向来有剪报的习惯,记得还曾经剪下过两篇他的文字,那股儒雅气质从一开始就很吸引人。在当今中国的商业人士中,有三四位擅长写作的人,譬如万科的王石、中粮的宁高宁、SOHO 中国的潘石屹,再就是曾文祺,前面数位大多以本色写作,其气概天生地就,文字直来直往,视天下为无物,相比较,以曾文祺的书卷气最重。他之所得,一半来于商战实践,一半取自书本阅读,据说他写作极慢,一篇文章往往要枯坐多时,苦酿数日,思考周全才下笔成文。这样的写作已没有了丝毫功利的成分在内,纯粹是内心自然的流露、理性单纯的表达,是对文字和思想由衷的喜乐。对于绝大多数的商业人士来说,日复一日的角斗鏖战已使得他们终日沉浸在喋血的快感中,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生命中某些虚妄却有体温的问题。曾文祺式的生存,大概算是一种异数,他被传媒称为“IT 牛仔”,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那骨子里从未散去的缥缈。

曾文祺除了喜好写作,在日常的公司管理中,竟也时时不忘试验他的某些理想。在明基苏州公司,他建了一个类似星巴克的咖啡吧,员工可以在作息期间去那里轻松地聊天沟通;他还定期开办“读书会”,把自己的读书心得与下属分享。他幻想在明基培育一种时尚、透明和快乐的作业氛围,让人性化的成长与公司的进步环环相扣。

作为一名公司观察者,我是由衷地喜欢曾文祺的这些动作。当今中国的公司文化,充斥着伪善、轻浮和言不由衷,“不问任何理由地执行”、“只关注自己岗位的细节”、“像狼一样地为公司攫取利益”,对这些理念的推崇,正让中国公司陷入空前的功利误区,可以说,自2000 年以来,一种奴役式、麻痹式的洗脑文化正席卷中国公司,企业家们更希望用这种文化来改造所有的员工。曾文祺的出现,在某种意义上,正是对这股潮流的一次反动。

某一次去明基,曾文祺送我一本台湾出版的书《品牌始终来自人性》,他很喜欢这个书名并一再地将之视为品牌打造的核心理念。作者ScottBedbury 曾经参与耐克和星巴克品牌创造,在书中他写道:“伟大的品牌之所以受到尊重,并不仅仅因为他们成为会生金蛋的母鸡,还因为他们拥有崇高的价值……建立永续的企业等于给了企业良知或一颗心,为了人性,我希望社会能给建立更好(而不是更大)品牌的企业更多鼓励,大家不再用财务数字的大小衡量企业的力量,我们必须开始把企业的善意、道德以及企业对创造更美好世界的贡献一起列入评估。”

我很喜欢这段文字。我看到,曾文祺也在自己那本《品牌始终来自人性》中的这段文字上重重地画下红杠。今天拿到这本书稿,我便很自然地联想到,这位水手出身的“IT 牛仔”为什么要把自己的第一部作品定名为“专业的善良”。

(吴晓波:知名财经作家,“蓝狮子”财经图书策划人。)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QR code
Light Dark Dark L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