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y|保持饥饿感,饿着去觅食

Kay|保持饥饿感,饿着去觅食

「2025’H2 Workshop 」驰川西 淌山海

保持饥饿感,饿着去觅食

文 / Kay

这句话是前段时间蔡澜先生的报道里常出现的一段,蔡老讲的是对美食的追求,也大抵是乔布斯那句广为流传的“stay hungry,stay foolish”。但反观过来,工作其实一样。

长久以来,公司给我们相对安稳的平台状态,我们很容易囿于现状。以前不理解,即便更换部门更换工种,大抵还是在相对舒适的区块做事,很容易把事情做到保持现状,后来转产品、转区块、toB转toC,要适应要解决要重新审视学习的事情变多,适应现状反而变成当下最困难的事情,但其实每一次转换的时候会发现转换背后总有深意。

你逐步知道每个部门更加细微的工作模块,合作方式,知道红线甚至知道合理合法合规的挑战红线,适应的时效成了每次转变的最佳验证工具。每次开始觉得困难的事情,逐步变得明朗清晰甚至相对容易,然后时效一次次缩短,那其实就是自己在这个大家庭长久学习的结果。

比如toB的时候,财务、法务、商务、平台角色与代理的沟通,toC的时候,客服、售后、marcom、解决客户直接细碎的诉求,这是完全不一样的体验。反而最困难的到最后一定是改变现状,受困于前面的囿于现状、保持现状、适应现状的过程,改变有时候变成了禁锢“好学生”的枷锁,但在接受更多知识面的同时,对外部平台的转变,市场的转变再不断吸收,把控把握细节,对工作认知得更细致,能讲出来的论点和方案自然就会不同了,还要不断补缺和学习的过程。

保持节奏感,不因外因反复横跳

工作节奏感这件事情,就如同每次青山一样,尤其高原的青山,你需要清楚认知自己的能量和高海拔环境对抗的能力,保持节奏,保持新鲜感,才能抵达目的地。

最近一次工作改变,同样是C跳C,但境况大不同,品线是在职十多年相对陌生的非3C线,外部接触的圈子也大转变,开始接的时候深感无力,甚至面对同样的平台,虽然是一个大厂,但平台不同的部门一样也是完全独立操控,例如XX,反而家装建材的合作人更老练更职场,甚至说更老油条,这时候磨合的方式、适应的节奏就显得尤为关键,这时慢下来,不用拿前人的老方法依葫芦画瓢,反而就会想到最近几次常讲的道法自然——贴合规律,尊重自己所长,到最终把自己toB的做人的生意的那套方法拿出来,很多事情便容易许多,这是节奏感其一。

节奏感其二是新品牌创立后,其实开店之初有试算过恢复速率,也听取过多平台建议,但我们做品牌一定不能依照别人的方式,会有天然的不适配性,在平台建议和保持自我战略的情况下取平衡,那我们就需要稳住平衡中的节奏感,不能一直看辉煌的过往,因为做品牌的目的跟以往一定是不同了,品牌做长久是立本之道。这个过程反而使得自己不像以前在toB的时候那么急功近利和毛躁,使得自己更能静下来追踪每一个阶段的合理目标。目前来看新品牌的电商节奏比开始试算的还算快一些,作为产品新人来讲,是很感谢marcom快速到位的宣传和各支持岗同事的支持和帮忙的。接下来在不疾不徐的节奏中找合理的方法推进,是下一阶段比较重要的事情。

Kay于川西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QR code
Light Dark Dark L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