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elia|西藏之行
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 西藏行记(06.23-07.05)
西 藏 之 行
文:Celia
在很小的时候心中就有个信念:西藏一辈子一定要去一次,没有去过的人生都不完整。真的非常感恩能有机会踏上这片土壤,来到这个令人又敬(信仰)又畏(缺氧)的地方。
1、终身信仰
磕长头,求众生,为自己这辈子磕的头记数,相信轮回。这并不是一件可以立竿见影、急功近利的事情,但是仍然虔诚地在做着。明基专业定位,与急功近利的互联网品牌相比,走在一条“朝圣”的路上。我们的坚持不要轻易被市场短暂的现象所动摇,终究会被认可。例如Pianolight,被模仿被抄袭,但经过一段时间市场的考验,再回归到了明基。
2、农夫不怨田地,乐工不怨乐器
在辽阔的青藏高原,因为人烟稀少有着得天独厚的风景,但也正是因为这并不是一个宜居的环境,以前医疗水平落后的时候这里的人平均寿命只有四五十。但他们出生在这片土壤,不会去抱怨它,只会去顺应它,甚至用生命保护它。
这里的人们会用酥油茶、甜茶缓解高反不适,这里的人也没有太多的户外活动(所以电竞馆生意还不错),这里的人利用高原环境养牛放羊…… 袁隆平爷爷都可以在寸草不生的盐碱地种出比一般大米口感更好的粮食。就我们自身而言,无论负责的产品也好,所面临的市场环境也好,这就是我们的田。我们能改变的是自己,不是思考改变田,而是思考如何顺应环境,精心照顾,让田里的作物可以茁壮成长。
3、挑战巅峰放轻松
在来之前其实一直在给自己做心理建设,不确定能否适应高原环境。虽然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出现不适症状、不同程度的高反,但就像行前娜姐说的,如果不高反就不正常了。高反不仅仅是身体适应的过程,更多的时候其实是心态。我在定日住的那天晚上(海拔4100),想着明天去珠峰海拔那么高就有点紧张,晚上睡觉都能听见自己的心跳(高反原本就会加速心跳,增加供氧,加上紧张就变成了快上加快)。
第二天到珠峰大本营的时候,海拔已经是5200,仰望地球之巅,已经完全忽略高反,心情愉悦的蹦跳拍照也没觉得不适。像健身也一样,紧张就会身体僵硬,动作都会变形,反而达不到效果。特别是在“朝圣”的路上,很多时候战的是心态,找到步伐去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