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ka|人这件事情是最迷人的

Ika|人这件事情是最迷人的

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 西藏行记(06.23-07.05)

人这件事情是最迷人的

文:Ika

我从来没有想过还能够第二次进藏,以前看书上说:西藏接近天堂,其实,西藏某种意义就是天堂。两次的来到,看过的每一座神山,到过的每一个圣湖,遇见的每一个人,和他们每一次交流,都让我深刻感受到西藏文化的独特和厚重,还有那古老神秘和独特的文明。我时常想,为什么如此向往西藏,可能是因为长期生活在都市产生的精神迷失和困惑,还是想像那些探险家一样,也在寻找也许只存在于想像的香格里拉。

如果要问我来到西藏感触最深的是什么?那便是人。藏族人有一套自己的生存逻辑、生活哲学,最大的影响因素来自他们的信仰,他们受宗教影响的程度很大,我们在大昭寺那日刚好是释迦摩尼佛加持日,遇到许多前来八廓街转经的藏族,他们多半手会拴着两块木板,然后双手向前,全身匍匐在地,起身,再走三步,五体投地,手向天朝拜,就这样反覆朝同一方向前进,满脸的灰尘也遮不住眼里所散发出的光芒,他们在用自己的身体丈量土地,丈量通往来世的轮回之路。我想来到这里的人,无论有没有信仰,都能感到藏族的意志是何等的惊人。

另一个让我着迷的原因是他们的笑容,上次由于是拍摄的缘故,地点多半是在远离都市的牧区,我发现了一件很有趣的事,只要你举起手和遇到的藏民说声『扎西德勒』,或是向他们道谢时说声『头诘切』,仿佛像开启了笑容密码般,即使对方开车路过,都会减速回应你『扎西德勒』,是那种很真诚很纯粹的笑容,像他们与这块土地之间自然和谐的关系。来到西藏之后,看到这么令人生畏的自然环境,他们是要靠什么来解脱?只能靠信仰,信奉种种的神灵,可能也是因为信仰,使他们对于人生看得比较通透。

在大昭寺里有一根“牙柱”,在殿里参观时听到一位藏族的导游解释,他说作为一个藏人,一生至少要去圣城拉萨朝圣一次,有些死在朝圣路上的人,同行的人会将他牙齿敲下,带到大昭寺镶到柱子里,代表完成朝圣的愿望,他说死在朝圣之路,是最幸福最殊胜的一种死亡的方式。但现在的大昭寺已经不允许这么做了,目前看到的牙柱,只剩下几颗镶的太深无法拔出的牙齿。

因为生命无常,必须珍惜,大部分藏族在每年青稞收成后,就会去祈福转山转湖,感谢神灵的赐与,也是因为珍惜,成就他们乐观的天性,他们对物质的要求也没有那么强烈,包括说他们可能攒了一辈子的钱,后来都捐到寺庙里,听导游说,有些人花大半辈子都在朝圣,他们不会向路人乞讨,而是有时会有些藏民或知道的游客,赠予他食物或金钱,等于是换取朝圣的福气,有点像是换点数的概念,这让我特别着迷,不管是藏传或是台湾的佛教中都有这个概念,赠与或帮助他人是在增加自己的福气,就像我们收到了哈达,是对方将福气赠予给我们。

这回再次来到拉萨,不同于上次只是短暂停留,对于拉萨的都市化感触更深,记得以前曾看书上说,原先布达拉宫前面只有些零星的藏式民居,住的都是为布达拉宫服务的『雪居民』,底下的雪村,和红山上的布达拉宫相呼应。而现在取代的是宽阔气派的广场,笔直的道路,车水马龙,夜晚灯火通明,布达拉宫变成了一座绚丽的景点标地物,西藏的变化不仅仅体现在拉萨。

在日喀则一日的晚餐,餐厅墙上挂着一幅珠峰的照片,我猜想这是否是十几年前珠峰大本营的一号营地位置,仔细比较现在的珠峰,看着照片中的小径上还行驶着一辆车,脑海瞬间穿梭时空,覆想着当时没有观光的巴士载着一车一车游客来回地穿梭,只有在此扎营准备登峰的登山者,时空变换,物转星移,唯一没变的是庄严、神圣壮美的珠穆朗玛峰与碧蓝的苍穹,守望着大地。

新旧交替,这是自然的规律,但最触动我的,还是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每次不管是工作或是旅游,我都想尽可能去深入感受当地的生活,非常感谢HR这次安排的workshop,让我有了更不同的体悟。回望来路,是为了更好地前行,每一次旅程都成为过往的经历,但最后回看一切,遇见皆有意义。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QR code
Light Dark Dark L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