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漂十年敬自己
北漂十年敬自己
来自:@草莓大棚徐律
前几天工作间隙,看着书桌上的台灯发呆,夜晚台灯照在明天开庭的案卷上,忽然想起自己来北京已经十年了,此刻想敬自己两杯。
第一杯,敬那年敢闯的自己。
赶上经济上行期的尾巴,却没选老家一眼望到头的“稳定工作”。结果毕业第一家律所遇到摸摸搜搜老色狼,当天拎包就走。来北京本是找同学玩,却突发奇想投简历,竟真的攥住了第一份工作。早知道,一眼望到头的日子,不适合我。
第二杯,敬那些硬扛的日子。
初到北京的难,见过半地下出租屋的潮湿,也见过不足十平走廊房的逼仄,最后挤在8户合租房里,才算有了个“落脚点”。刚工作头两年更拼到可怕,加班到深夜11点、12点还能夜跑回家,后来才知道那条路有暴露狂,万幸从没撞见。原来那时候的生活,也就是拼命。
第三杯,敬敢撕碎天花板的自己。
拿着1.6-1.8万的月薪,却看清了“再努力也到不了头”的困境。毅然放下安稳,把法考教材堆成山,就是那时我下定决心买了这台不算便宜的明基WiT,每个深夜都靠这盏灯熬着。它的书本模式点亮了我每晚书桌上的案卷;它温暖和煦的灯光照耀着我在这条职业道路上的契而不舍。要的从不是“还不错”,而是生活反复的挑战。
第四杯,敬那个敢于求破求变的自己
终于熬过考试,却又一头扎进实习律师的日子,拿着微薄的实习工资,跑遍全城送材料、熬夜整理案卷,甚至坚强如我也会被骂哭。熬成独立律师,压力反而更重,谈客户、扛案件、出差加班,常常熬夜到天亮,希望任何一个经手的案子100%的努力。
没有人见过我喊累,在WiT灯下没有一个夜晚现在想来是虚度。
前几天见了我职场发小,他们都说我这个人“太不松弛”了,其实命运给我的,从来不是“躺平就能接住”的糖。就像刘旸教主在脱口秀里说的,“真正的松弛,是能自由选择生活的能力”,我没在刚打拼时候松弛,没在经济上行期松弛,更不敢在案件里松弛,不松弛的人生是我的常态,拼一拼又无所谓了。
我想,我的职业道路就像这盏WiT一样,有和煦暖光下的松弛安逸,亦有冷烈耀眼下的砥砺前行。松弛有度,一张一弛才是人生。
敬自己,敬十年里没向俗套低头的每一步,也敬往后日子里,永远敢为自己再拼一次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