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倾城
作家、主持人、心理咨询师、情感专家
IP属地:湖北
家里有好几盏明基台灯,灯头两端上扬,像如钩新月,如倒置的石拱桥,像一个忍不住的微微笑容。
有一天,小年忽然问我:妈妈,为什么这灯是两头向上翘的?已经用了很久,它的柔和光线让我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我直觉:这一定不完全是为了美观。
我对着它想了很久,只想到一个“高斯曲面定理”。认真地查了查:原来是大有道理的。
儿童灯,考虑的是亲子阅读,两个人并排而坐,共看一本书,如果光线太狭窄,就一定有一个人在阴影里,那么,光照宽度至少需要120CM,这就是一张正常的写字台的宽度。
如果用直灯,就需要一个长长的灯管,在视觉上有压迫感。
于是,工程师想出了天才的方法:把灯头像弓一样打弯,用35CM的灯头,涵盖120CM。
这个在人体工学里,为“椭圆形照明”:孩子/成年人双臂展开的学习工作区域是半椭圆型,桌子、键盘等的设计都是配合人的需求,设计为长方形。所以照明光形设计,也应该是偏向宽广的椭圆形照明。
再上溯,这个称之为“人因照明”,就是:以人的需求为核心。白天光线明亮,阅读工作局部需要补光;夜晚要深宵工作,但太过刺眼的光,会妨碍人家的睡眠。暖黄色的色温,有助于激发艺术与创造力;更高的色温,则能提升学习记忆力,适合课堂阅读与做作业……
我因之,有许多思索。
我自己学工科出身,一向认为:生产力是发展的核心。艺术之美,来自于不囿常规。而常规,往往就是生产力低下造成的。艺术点出了人的需求,生产力因此迎头而上,当工业与艺术相遇,就是工艺。
我一向都希望小年学理工,做一些事,赚一些钱,交一些朋友,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比如说:发明一盏更好用的儿童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