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V.105|Lifestyle|艺术生活化

BV.105|Lifestyle|艺术生活化

「 BV.105|Lifestyle 」

普普艺术 (Popular Art, Pop Art)

来源:Bella Vista 第105期|明基集团内部刊物

还记得前两、三年的时尚十分流行的普普艺术吗?D&G衣服上的Madonna、Chanel、Dior的音乐肖像装饰,还有黑白条纹、一整幅美国国旗、立体雕塑、Moschino的四格漫画……如果因为普普艺术的作品大量采用美国大众文化,而认为普普艺术发源于美国,那你可就大错特错。

艺术生活化

普普艺术是盛行于1962到1965年之间的新艺术,最早起源于英国伦敦当代艺术学院的一个小艺术画派。普普艺术一词最早是由这个画派的艺术家Lawrence Allowey在1954年提出,当时他所说的普普艺术指的是杂志上的广告、电影院门口贴的宣传海报、各式宣传画等,和现在我们所说的普普艺术不同。

普普艺术传入美国后迅速发展,并成为一个重要的画派,她的灵感来自于美国好莱坞电影、摇滚乐、消费文化等大众文化,本意是让艺术更平易近人,将生活事物带进艺术领域,主张日常生活用品所呈现的形象以及所谓的流行事物是大家最熟悉,也最值得艺术化的主题与对象。因此,商品形象、政治人物与明星的影像、商标、招牌、交通号志……等常常出现在普普艺术的作品上,作为创作主题或表现素材。

第一幅普普艺术绘画Richard Hamilton 的“这就是明天(Just what is it that makes today’s home so different, so appealing )”就运用了玛丽莲梦露的肖像、电视机、录音机、通俗海报、健美先生等美国大众文化素材。

普普艺术强调将三度空间的世界表现在平面上,例如将日常生活可见的海报、标志、连环漫画、照片做分解、片段化、局部扩大、或变色,但是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式样。有的人喜欢将海报或杂志的广告放大,直接印刷到画布上;有的人喜欢以类似印刷效果的网点或条纹表现现成的影像;也有人用布料或石膏翻制汉堡。

普普艺术让艺术生活化,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精致艺术与通俗艺术的区分。大众文化与精致文化之辩,至今仍是文化界与学界讨论的议题之一;有人因为普普艺术创作的无深度化与商业化、市场化,认为普普艺术粗俗、廉价,当然,也有人认为她是一种对艺术与精致文化的反动,对消费社会的嘲讽。

视觉表现

从普普艺术衍生到商品、造型、服装或电影、文学等娱乐上的普普风格,表现的是一种大片、亮丽、矛盾的色彩传达与夸张的视觉效果。

1、色彩:以纯绿、孔雀蓝、黑、白、桃红、铭黄、橙橘等鲜艳、明亮、饱满、又相互冲突的色块为主色,彼此交错呈现,既抢眼,又富有游戏感,怀旧中带点时髦的感觉。

2、表现手法:除了人物肖像、各种生活商品与用品等元素之外,普普风也会大量运用圆形、方形、线条等简单的几何图形,以重复拼贴、剪接的方式进行组合,配上鲜明的色彩,撼动人们的视觉。

普普大师,Andy Warhol(1928~1987)

Andy Warhol是普普艺术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为什么要特别介绍他?理由很简单,你一定看过他的作品,只是你可能不知道它原来是出自普普大师之手。看过印在T恤上的玛丽莲梦露 (Marilyn Monroe)吧!不要怀疑,它很可能就是Andy Warhol的大作。

Andy Warhol常以日常生活用品与实物作为绘画的素材,前面提到喜欢把海报或杂志的广告放大,直接印刷到画布上的艺术家就是他。不只是玛丽莲梦露,猫王Elvis Presley,还有大师自己的肖像,都常出现在他的作品里。特别是猫王与玛丽莲梦露的肖像,更被誉为是流行文化与当代艺术结合的经典创作。

在Andy Warhol美国匹兹堡(Pittsburgh)的故乡,甚至还有一座Andy Warhol美术馆,展出这位艺术大师的作品。有兴趣的BenQer,可以上网到www.warholstore.com逛一下,除了欣赏他的普普作品之外,每天还可以阅读到不同的Andy Warhol名言。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QR code
Light Dark Dark L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