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买过3台投影仪的我,总结了几个选购误区
买过3台投影仪的我
总结了几个选购误区
来自小红书|作者:刘小蛇(80后设计师)
在之前分享投影仪的笔记里,我有提到,我在这五年里用过三台投影仪,上个月有同事想入手一台,问询我的建议,在沟通过程中,我发现大家对选投影仪有一丢丢固有的“误区”,今天分享在这里,看看有没有人有同样的想法。
【清晰度】的误区 —— 误把“锐化”当“清晰”
就像现在有些手机的摄像头,为了给人造成“很清晰的错觉”,会把照片呈现的过度“锐化”,特点就是,你会觉得物体的边缘或线条都很“锋利”,乍一看好像很高清,但其实损失了画面的细节过度,会显得很“脆”。
真正的“清晰”,因为细节层次的饱满,反而会让你觉得,物体是柔和的,是扎进幕布里的,而不是单薄的浮在幕布表面。
【色彩】的误区—— 误把“艳丽”当“表现力”
我们经常看到卖电视的地方播放着五颜六色的动物世界4K测试片,以前分享投影仪的时候,我也喜欢用这样的画面,来给大家展示我家投影仪的色彩表现情况,但随着我购买到第三台投影仪的时候,我觉得真正考验色彩显示的,不是高饱和的红黄蓝绿共处同一画面,因为艳丽的色彩很“讨巧”,反而是饱和度没那么高的色彩,遇到偏色、不饱满的问题,容易暴露。
再用我家投影仪示范一张,这个图片的难点,是表现色彩的“真实感”,背景浓郁的色彩要深邃,皮肤的色彩不能偏色,最终,也都是指向“厚重感”。
【参数】的误区——误把“4K”和”流明“当“全部”
在我选第一台投影仪的时候,我就是这么挑的,但等我买到第三台的时候,我会去看看芯片。
以我家第三台明基TK710举例,它的芯片是0.65寸,而很多投影仪的芯片是0.47寸,0.65寸芯片支持8000流明,0.47寸只支持1800流明,那我们一般都会选3000流明左右的家用投影仪,而如果芯片只有0.47寸的话,它就是在超负荷工作。
再比如我现在也会看看光源,光源分LED和三色激光光源,各有优劣,比如纯LED显色好,但亮度低,纯激光的亮度高,但有散斑,所以我现在用的这台,是激光+LED光源,通过互补,把优势放大。
如果要玩游戏的话,还需要关注”延迟“参数什么的,比如我这台是4ms,不过我不玩游戏,这就不多讲了。
好啦,今天就分享这么多,再想到什么,下期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