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20分钟,都是发光的小确幸
每天20分钟
都是发光的小确幸
来自微博|博主:小精豆子
当妈后才懂,最暖的光不是夕阳,是每晚台灯亮起时,孩子抱着绘本扑进怀里的那个瞬间——小脑袋往我肩上一靠,幸福感满满~
📚 本周共读“快乐盲盒”已拆封:
▪️《淘气包马小跳》:二宝学着马小跳道歉时故意叉错腰,喊着“妈妈我错啦!”结果下一秒指着书里的冰淇淋说“这个能不能吃?”原来孩子从故事里偷学的,不只是礼貌,还有对生活的热情呦~
▪️《奔跑的圆》:我们用蜡笔在纸上画满彩色的圆,她把最大的圆涂成蓝色,说“这是装星星的大海”,又在旁边画了个带笑脸的小圆:“这是我,要跟着大圆去冒险!”原来在孩子的想象里,每个圆都是会发光的小宇宙~
▪️《彼得兔的故事》:彼得兔躲进花盆逃过追捕的情节,让二宝学会“害怕时可以找办法”。现在她敢在夜晚独自一个人睡觉~也尝试着自己系鞋带、踩平衡车炫技~说“像彼得兔一样勇敢就不会摔痛”~共读不是教她勇敢,是她教会我看见勇敢的样子。👏👏
🌱 在共读里捡到的“小光”
以前总担心她坐不住,现在却发现:当我跟着她用积木给马小跳搭教室(哪怕搭到歪歪扭扭),用彩纸给彼得兔做胡萝卜(哪怕剪得坑坑洼洼),她眼里会亮起特别的光。
不需要准备多精致,每天20分钟就好:开一盏小灯,调到暖光,随孩子翻哪本书,随她把故事“改编”成什么样。
也许是给彼得兔加上翅膀,也许是让马小跳学会飞。重点是,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只是“故事里的伙伴”,不是“课堂上的老师”。
你会发现,孩子的创造力和爱意,永远比绘本更动人。
💡 悄悄夸夸我的“带娃神队友”麦朵尔MindDuo亲子台灯
它比我更懂孩子的节奏。当二宝趴在桌上给彼得兔画胡萝卜时,台灯智能切换成“书本阅读模式”,光线刚好铺满画纸,不用我反复调整~
它还有手动模式,睡前我习惯把灯光调至暖光模式,暖光不会抑制褪黑素分泌,更适合睡前阅读。柔和温暖的光轻轻覆下,像是一个温柔的拥抱。二宝也会用自己的方式回应她的“共读搭子“,她偶尔会对着它说:“小灯灯要陪着我睡觉💤啦~”
微笑形灯头给我们带来好心情。灯光下,二宝的笑脸和灯头的微笑弧度相得益彰,让空气中幸福的浓度升高。一盏有趣的灯,与许多有趣的绘本一起,装点着我们平凡的生活。
看着灯光下的二宝,慢慢发觉,原来陪伴的意义,不仅在于消磨时光,更在于看见她灵魂的形状,看见她眼中奇幻的世界,看见她最真实可爱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