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AI带来的焦虑感与落伍感?

如何应对AI带来的焦虑感与落伍感?

如何应对AI带来的焦虑感与落伍感?

来自:小红书|作者:深产力(广东)

网络上充斥着大量制造FOMO焦虑的信息:”五分钟读十篇论文”、”日更百条短视频”……技术爆炸与个体能力间的断层,正是当代集体焦虑的根源。仿佛时代是一趟疾驰的印度火车,哪怕是拽着车窗随行,也不愿目送它呼啸而去。但挣扎中也摸索出一些应对小技巧。以下是几点个人体会:

❶ 信息断舍离

主题学习法:减少算法投喂,改用主题式学习。比如最近钻研n8n时,会集中阅读AI自动化相关的内容,而非无差别点击所有AI资讯。

项目导向法:在Notion中设置强制流程——收藏学习资料前,必须明确该资料对当前哪个项目有帮助。

纸质书阅读:在AI日读百篇论文的时代,更需要用纸质书对冲被算法挟持的风险。

❷ 打造情绪空间

建立数字秩序:定期整理电脑文件如同整理心绪,当焦虑袭来时,我会从清理桌面文档开始,逐渐进入工作状态。另外,我也会用Notion管理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对我的影响属于细水长流式的。

营造家庭创作空间:无论从事何种职业,我都建议在家中打造一个专属的创作角落。空间无需太大,但需整洁舒适。

作为桌搭爱好者,今年最显著的升级当属明基4K白色显示器-EW2790U。

其反向供电功能只需一根线即可联动MacBook和iPad,三屏协作完美覆盖创作需求。

两个5W的treVolo喇叭分布在显示器下方两侧,在观影或学习时都能为我提供沉浸音效。

而AI场景识别功能会依据当前使用场景自动切换显示模式(办公/观影/游戏),B.I二代+智慧蓝光功能则根据环境光自动调节显示器亮度与色温,大大降低了蓝光对人眼的伤害,对缓解用眼疲劳效果显著,让我在创作与学习时更加的安心与舒适。

❸ 弹性时间管理

区块化管理:今年我放弃了精细化的时间安排,改用更宽松的时间区块来管理。比如固定时段专注特定事项:晨间学习阅读,上午/下午高效工作,傍晚散步运动,夜晚则自由安排。

柔性番茄钟:不再纠结计时的仪式感,明确的任务转为”先执行-后记录”模式。配合显示器自带的番茄计时功能,既能直观掌握时间消耗,又避免了工具带来的心理负担。

休息与交流:越是情绪紧绷的时候,越需要“刻意休息”。所以去年我在心理内耗比较严重的时候果断选择了断更。此外,线下面对面交流对情绪的帮助也非常有效。

这些经验未必适合所有人,如果你也在经历类似的焦虑,欢迎分享你的应对之道。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QR code
Light Dark Dark Light